发热性中性粒细胞减少症:是什么,原因和治疗方法
作者:
William Ramirez
创建日期:
15 九月 2021
更新日期:
1 四月 2025

内容
发热性中性粒细胞减少症可以定义为在血液测试中检测到的中性粒细胞数量减少,低于500 / µL,并伴有高于或等于38ºC的发烧持续1小时。这种情况在化疗后的癌症患者中更为常见,如果不立即治疗,可能导致治疗结果和并发症。
中性粒细胞是负责保护和抵抗感染的主要血细胞,正常值在1600至8000 / µL之间,视实验室而定。当嗜中性白细胞的数量等于或大于500 / µL时,则考虑到严重的嗜中性白血球减少症,因此该人更容易受到自然栖息于体内的微生物的感染。

高热性中性粒细胞减少的原因
高热中性粒细胞减少症是接受化疗的癌症患者的常见并发症,是这些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因为中性粒细胞的减少会增加患者发生严重感染的风险。
除化学疗法外,由于真菌,细菌和病毒(特别是爱泼斯坦-巴尔病毒和肝炎)引起的慢性感染还可能导致发热性中性粒细胞减少。了解中性粒细胞减少的其他原因。
怎么治疗
高热性中性粒细胞减少症的治疗因严重程度而异。被确定患有严重的发热性中性粒细胞减少症(中性粒细胞含量小于或等于200 / µL)的患者通常使用属于β-内酰胺类,第四代头孢菌素或碳青霉烯类的抗生素治疗。另外,对于临床不稳定或怀疑感染有耐药性的患者,建议使用另一种抗生素来抵抗感染。
在低热性中性粒细胞减少症的情况下,通常会监测患者,并应定期进行全血细胞计数以检查中性粒细胞的水平。此外,如果确诊为真菌或细菌感染,医生可能会根据引起感染的因素,建议使用抗生素(无论是抗生素还是抗真菌药)。
如果化疗后出现发热性中性粒细胞减少,建议在检查发烧后1小时内尽快开始抗生素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