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中性粒细胞高低
作者:
Mark Sanchez
创建日期:
1 一月 2021
更新日期:
1 四月 2025

内容
中性粒细胞是白细胞的一种,因此负责生物体的防御,当感染或发炎时血液中白细胞的数量会增加。循环量最大的嗜中性粒细胞是分段的嗜中性粒细胞,也称为成熟嗜中性粒细胞,它负责累及受感染或受损的细胞,然后消除它们。
血液中循环的中性粒细胞分段的正常参考值会根据实验室而有所不同,但是,一般来说,它是每mm³血液1600至8000个分段中性粒细胞。因此,当中性粒细胞很高时,通常表明该人患有某些细菌或真菌感染,因为该细胞起着保护人体的作用。
在血液测试中,除了指示分段的中性粒细胞数量外,还报告了嗜酸性粒细胞,嗜碱性粒细胞和棒状和棒状中性粒细胞的数量,这些嗜中性粒细胞是为了抵抗感染而产生的,并导致更多的嗜中性粒细胞形成。分段中性粒细胞
中性粒细胞的数量可以通过进行全血细胞计数来评估,其中可以检查整个白血球序列。在血液计数的特定部分评估白细胞,该白细胞可能指示:
1.高中性粒细胞
中性粒细胞数量的增加,也称为中性粒细胞增多,可能由于多种情况而发生,主要是:
- 感染;
- 炎症性疾病;
- 糖尿病;
- 尿毒症;
- 妊娠子痫;
- 肝坏死;
- 慢性粒细胞白血病;
- 脾切除后红细胞增多症;
- 溶血性贫血;
- 骨髓增生综合征;
- 流血的;
- 烧伤;
- 电击;
- 癌症。
中性粒细胞增多症也可能由于生理状况而发生,例如在新生儿,分娩期间,反复呕吐,恐惧,压力,使用肾上腺素的药物,焦虑症以及过度的体育活动之后。因此,如果中性粒细胞的价值很高,医生可能会下令进行其他诊断测试以正确识别病因并开始适当的治疗。进一步了解中性粒细胞增多症。
2.中性粒细胞低
中性粒细胞减少(也称为中性粒细胞减少)的原因可能是:
- 再生障碍,巨幼细胞性或铁缺乏性贫血;
- 白血病;
- 甲状腺功能减退;
- 使用药物;
- 自身免疫性疾病,例如系统性红斑狼疮;
- 骨髓纤维化;
- 肝硬化。
此外,如果出生后被病毒或细菌严重感染,则可能会出现新生儿中性粒细胞减少。唐氏综合症患儿的中性粒细胞含量较低,而没有任何健康问题。
如果发生中性粒细胞减少症,医生可能建议进行骨髓造影以调查血液中中性粒细胞的数量减少的原因,此外还要检查是否与骨髓中的中性粒细胞前体细胞的产生有关。